上海篇
追風入滬都,
芳華訪名學
江蘇省泰興中學2023暑期研學營
本次活動我們將帶同學們走進我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最富有青春活力的城市之一——魔都上海。
以上海眾多知名高校為依托,面向優秀中學生,以走進大學,領悟大學,融入大學為目標。帶領同學們感受高校氛圍,前瞻大學生活,培養自主的學習精神,樹立大學的美好憧憬。為同學們的學業生涯和人生目標點亮領航的燈塔!
第1站
華東師范大學
熏風雖吹不散仲夏的暑氣,烈日也難掩學生們的憧憬。7月23日一早,泰興中學的同學們乘坐大巴來到華東師范大學,開啟了此次的研學活動。
華東師范大學成立于 1951 年 10 月16 日,是以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為基礎,同時調進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和圣約翰大學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學原址上創辦的。2006年,學校被確定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進入校園后,同學們滿心憧憬,興致勃勃,在志愿者學姐的帶領下,參觀華東師范大學校園。
立德樹人,攀高行遠,春風化雨、桃李芬芳。同學們沿著湖邊小道,校史長廊一路走來,體驗著華東師范大學“求實創造,為人師表”的校訓精神和其浪漫的人文情懷。
途徑大學操場、宿舍區、學院樓、圖書館,提前融入大學生活,感受華師大的青春活力。
游覽過后,走進教室,迎來了輕松有趣的外教交流環節。
" 研學營 "
交流課上,老師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來到中國的見聞,學習漢語的趣事。同學們也積極參與,踴躍發言,向老師提問著關于大學、關于其他國家的各種問題。
提高了同學們英語聽力、口語的實際運用能力,鍛煉了與外國人的交流溝通能力,帶領同學們了解外國文化增長見識。
午餐和午休過后,同學們再次齊聚教室,開啟了此次優秀高中生學科探索研學營的開營儀式。
儀式上,泰興中學施禮兵校長上臺致辭,表達了對同學們的期待,對此研學營的重視。
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武娟副書記致辭歡迎并進行招生宣傳,向同學們介紹華師大招生政策,為同學們指引學習方向,點亮前程。
學生代表管同學上臺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
華東師范大學唐學姐向大家分享自己從高中到大學的學習生活,分享在華師大的點滴趣事,激發同學們對大學的期待,激勵同學們努力拼搏。
稍事休息后,我們迎來了華東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程濤為同學們帶來的數學思維主題講座。
數學曾讓眾多學生“聞風喪膽”、“望而卻步”,但是程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切入點新穎,勾起了同學們的研究興趣,啟迪了同學們的數學思維。
課后,同學們前往參觀人文學院樓馮契學術成就陳列館。
馮契是中國現當代著名哲學家與哲學史家,他的中國哲學、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底蘊與造詣極深,其哲學創慧反映了時代精神,其哲學成果提升了現當代中國哲學的水準。1950年代初,馮契來到剛成立的華東師范大學,成為該校哲學系創始人。
馮契紀念館由上海市委宣傳部與華東師范大學共建,為上海市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跟隨著講解員學姐的腳步,同學們了解了馮契先生的生平以及杰出貢獻,感悟著馮契先生身上體現出的“求實創造,為人師表”的華師大校訓精神。
第2站
同濟大學
研學的第二站,同學們來到了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 計劃”等。學校于 1923 年正式定名同濟大學;1927 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
首先參觀的是同濟大學深海探索館,該館旨在向同學們普及海洋科學知識、傳播深海最新科學研究成果及科技,尤其期望激發大家對海洋科學的熱愛、對深海大洋的興趣。
在深海探索館徜祥,了解深海環境和技術資源,感知人類志在征服海洋的雄心與信心。深入淺出地呈現我國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
同學們被奇幻美麗又神秘莫測的深海世界所吸引,緊跟著講解員學姐的腳步,沉浸在深海大洋的獨特魅力中。
緊接著,同學們又來到了深海科學館。
深海科學館通過集中展示我國和國際科學家在海底觀測網建設,載人和無人深潛器,以及大洋鉆探計劃等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成果,向同學們普及深海知識。
午餐過后,同學們跟隨志愿者學姐前往同濟大學校史館參觀學習。
巍巍同濟,百年學府,同心同德,濟世興邦。
同濟大學創辦于西風東漸的上海,初建時篳路藍縷、艱難起步,歷經115年滄桑歲月,弦歌不輟、不改其名,到如今氣象蓬勃、蔚為大觀。同濟大學始終與中華民族命運休戚與共、與祖國科教事業心手相牽、與上海城市發展相濡以沫。
學姐向大家介紹了同濟的歷史以及自己考入同濟的故事,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伴隨著學姐的講解,同學們了解了同濟厚重輝煌的過去,桃李芬芳的今天和光明燦爛的未來,在心中種下了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的種子。
隨后,同學們來到了土木工程學院或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同濟大學作為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院校,不僅是建筑學科實力一直被認可,其土木工程學科的實力更是其他院校無法比擬的,學校的土木工程學科連續六年登頂世界第一,足以證明其學科實力的硬核。
周教授為大家介紹了土木工程學院或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的發展歷史,前輩們的杰出貢獻。
同學們還欣賞了研究生學長學姐們的畢業設計,無不感嘆于設計的精妙與震撼。
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是欣賞同濟大學學長學姐的設計遠遠不足以滿足同學們的好奇心,大家前往教室,開展了一場PBL 項目實驗課體驗——設計大跨屋蓋比賽。
簡單的講解過后,同學們開始上手實操,畫圖紙、剪木棍、搭建、粘合......比賽進行的如火如荼,好不熱鬧,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合作分工搭建大跨屋蓋。
到了最后也是最激動人心的承重測試環節,每個小組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最終第三小組搭建的大跨屋蓋因為承重最多——放上了所有的砝碼且自重較輕獲得了優勝。小組成員們驕傲地說道:“我們相信我們的大跨屋蓋可以再承受更多砝碼!”
傍晚時分,饑腸轆轆的同學們前往上海大學秋林閣餐廳享用晚餐,品嘗“魔都風味”。
第3站
上海交通大學
研學的第三站,同學們走進了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誕生于1896 年,初名“南洋公學”,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等辦學傳統,為中華民族造就了一大批出類拔萃的科學家教育家、文學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她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是我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史的一個縮影。
跟隨志愿者學長的腳步,同學們參觀了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園,體驗大學繽紛生活。
學長帶領同學們到達了董浩云航運博物館,航運巨子與交大小樓的“邂逅”。此館是我國高校系統中第一座介紹中華民族走向海洋光輝歷程的航運史博物館,也是座介紹上海“以船興市,以港興市”的歷史陳列館。
接著,同學們又來到了錢學森圖書館。
錢學森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享譽海內外的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走過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科學技術前沿的開拓者、人民科學家風范和戰略科學家的成功之道四部分展館,學習錢學森先生的生平事跡,緬懷這位偉大的中國航天之父。
第4站
復旦大學
研學的第四站來到了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創建于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托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首先便參觀了復旦大學的校史館。感受“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復旦精神,在心中樹立遠大夢想。
校史館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復旦各時期校訓、校風,同學們深深明白復旦大學如今的輝煌離不開一代代掌舵者的精心擘畫,離不開復旦歷任領導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復旦文化源遠流長,惠及東西,澤被南北。文化永恒的力量,在同學們虔誠的眼光中,得到了有力的見證和傳承。
了解了復旦歷史上重大事件,品味了復旦一路走來的風雨兼程后,同學們齊聚教室,聆聽來自復旦大學的優秀大學生學姐與大家分享個人的學習生活和奮斗歷程,幫助同學們樹立名校夢想,照亮前程。
稍事休息后,學長為大家帶來了實踐體驗小課堂——動手組裝一架撲翼飛機。
同學們積極參與上手組裝,不一會教室各個角落就紛紛響起了撲翼機成功煽動翅膀的聲音,大家都沉浸在動手制作的興奮感與成就感中。
為期三天的學科探索研學營圓滿結束,同學們滿載收獲返程。
南京篇
江蘇省泰興中學2023“遠望者”夏令營
探訪古都金陵
筑夢百年名校
本次活動我們將帶同學們走進坐擁 6000 多年文明史和 2400 多年建城史的南京,這座城市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和深邃的文化,又在當代煥發著創新和教育的蓬勃生機。
以江蘇知名高校為依托,以走進大學,領悟大學,融入大學為目標。帶領同學們感受高校氛圍,前瞻大學生活,培養自主的學習精神,樹立大學的美好憧憬。為同學們的學業生涯和人生目標點亮領航的燈塔!
第1站 東南大學
同學們來到素有“學府圣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的東南大學,漫步古典優美校園,觀摩校內各幢民國時期的建筑,沉浸于東大優秀的學風之中,暢想未來大學生活。
走進東大校園,落座于充滿歷史氣息的教室,聆聽著泰興招生宣傳組負責人、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執行院長游雨蒙教授為我們帶來的招生宣講會。
遇見東南大學,遇見泰中學子。
宣講之后,同學們前往東南大學校史館。
跟隨著志愿者學姐的引領,同學們漫步在校史的長河中,學習各時期校訓、校風,同學們深深明白東南大學如今的輝煌離不開一代代掌舵者的精心擘畫,離不開歷屆校友的拼搏奮斗。
這所歷史悠久的大學,這座古色古香的校區,卻擁有著最先進頂尖的科技。
走進東南大學發育與疾病相關基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了解前沿科技的實際應用原理,近距離接觸高校重點實驗室,體悟東南大學超群絕倫的一流學科建設思路。
接著,同學們來到吳健雄紀念館,瞻仰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感受這位杰出女性的風采與魅力,學習她嚴謹的科學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風范。
稍事休息后,同學們齊聚教室。見到同樣來自泰興中學的優秀學子張兆瑞學長后,大家倍感親切。學長向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在泰興中學以及東南大學的學習生活和奮斗歷程,為同學們指引學習方向,點亮前程。
下午時分,同學們進入東南大學建筑館。
了解東大優勢專業,走進大土木學科的世界,解讀建筑制造結構技術,從智慧設計到智慧建造的全流程;探尋裝備式建筑的應用與發展,探討未來建筑技術的無限可能。
從建筑產業化到建筑工業化,到建筑裝配化,再到建筑數智化,同學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認真聆聽關于建筑的發展變化,感受一代代建筑人不懈努力,不斷探索。
隨后,走進建筑講堂,賞析并分析全國各地建筑風格,探究建筑與地理、氣候、人文的關聯,并提高建筑藝術審美。
第2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夏令營的最后一站,來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前身是以國民511廠為基礎,于1952年10月創建的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是新中國自己創辦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歷經70年的發展,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類為主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首先參觀的是南航“御風園”教育教學實踐基地,這里陳列了各式各樣的國之重器,從各類飛行器到載人火箭等等。
跟隨著講解員,漫步在御風園近距離接觸國之重器,全方位了解空天裝備,初教 5、米格-15 戰斗機、殲-8Ⅱ殲擊機等 19 臺航空航天器,沉浸式感受國防文化,解讀南航人矢志報國的決心和奮進歷程。
航空工業這一座座里程碑背后,是一段段愛國奉獻、矢志奮斗的動人故事。
雖然烈日炎炎,但也抵擋不住同學們的熱情。跟隨著講解員的步伐,同學們沉浸在大國重器們的魅力中。
隨后,同學們來到操場,席地而坐欣賞由航模飛手帶來的精彩的航模特技飛行表演。
內筋斗,橫滾,二分之一倒古巴字……每個動作都經過學長們細心斟酌,展示操縱手深厚的飛行功底,吸引著同學們的視線,激發了大家的航空興趣。
進入教室后,彭秀輝彭秀輝教授為同學們帶來了航空宇航科學技術專題講座,介紹航空與航天的區別,講述南航人在中國航空航天方面的貢獻,在同學們心中埋下航空報國的種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講座過后,同學們體驗自己動手組裝一架撲翼飛機。
通過扇動的翅膀,引起同學們對非定常流的思考,對不平衡流體運動在流場中流動狀態的變化的觀察。
為期三天的“遠望者”夏令營圓滿結束,同學們滿載收獲返程。